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《关于印发2025年黑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》的通知(黑农厅函〔2025〕651号)的要求,结合我县实际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工作目标
2025年,我县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,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提质增效行动,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个。
县农技推广中心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,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%,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,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,总结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新模式,培育50名以上业务精通、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,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,深入乡村开展农技推广人员、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培训,强化农业技术试验示范、农业技术宣传指导服务,招募5名及以上特聘农技员,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,打造县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个以上。
农机总站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、提升素质、回归主业,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。”等重要精神为指导,按照示范引导、以点带面、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,强化秸秆利用、提升地力、保护环境;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强化宣传培训,推广免耕播种作业模式、推广深松整地技术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,强化试验示范基地打造,实现作物丰产增收,构建以县农机服务为主导、有效满足农民技术需求,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。
畜牧局及畜牧服务中心组织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,确保人员普及,印刷培训书籍宣传科普,确保免疫工作有序开展。强化东北民猪基地建设,积极储备防疫消毒药品和防护物资及设备;强化畜牧技术人员知识更新,聘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、培训,加大干部群众对动物防疫重要性的认识,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。
水产总站强化渔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装备的示范和推广,加强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艺应用展示示范,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。积极推广绿色、特色养殖,大力发掘具备养殖条件的养殖场、户,积极建设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,推动全县渔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二、重点任务
(一)做好农业技术试验示范。加快构建省级-基层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体系,开展新技术、新品种、新装备、新场景大规模推广示范,力争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%。ー是建设省级示范基地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,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,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,打造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,依托基地遴选推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,强化成果推广应用及基地示范带动成效的跟踪反馈,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。二是建设县级展示基地。根据产业发展需求,制定农技推广计划,在省级示范基地基础上,县域内展示基地建设不少于2个,统ー树立标识,试验示范本区域内农业主导品种、主推技术及综合技术方案,并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技术观摩、经验交流、技能培训等活动,每个基地直接联系农户不少于10个。三是做好农机技术示范推广。推进“玉米秸秆翻埋大垄机械化耕种模式”“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械化耕种模式”“水稻秸秆还田技术”等项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,应用无人机监测作业质量,突出机械化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优势,提高机械作业标准化水平,实现恢复地力、降低成本、促进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,通过建立示范区设立标志牌等形式进行示范推广。四是增强水产技术集成示范。强化渔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装备的示范和推广,加大水产养殖鱼苗和消毒药剂补助,强化新型经营主体、技术人员及农民培训。
(二)做新多元农技服务模式。着力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,釆取创新服务+多元模式方式助力农业生产,积极探索省地、院地等科技合作模式,总结形成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模式至少1套。ー是探索推广服务创新机制。因地制宜探索以揭榜挂帅形式开展农技服务,根据生产技术需求发布榜单,农技人员联合科研院校专家等开展揭榜服务,提供解决方案,促进基层生产需求和农技推广服务精准对接。二是推广合作共建模式。发挥公益性推广机构在多元化推广体系中的枢纽作用,积极推进“一主多元”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,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装备优势和农机推广专业技术优势,弥补乡村两级技术人才的不足,有效衔接县、乡、村三级农机推广工作,使农机推广项目试验示范工作从县到村能够得到层层落实。水产方面,持续加大宣传、指导力度,积极推广冷水鱼养殖技术模式,加大对冷水鱼养殖的扶持力度,推动养殖技术进村入户,并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技术交流、技能培训等,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,激发养殖户养殖热情,丰富我县水产品种类。
(三)做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。发挥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服务作用,以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主阵地,加强科研与生产结合,强化技术指导服务,熟化农业科技成果,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,推进解决农业生产ー线技术难题。ー是夯实包村联户服务机制。构建农技人员+科研专家+示范基地+示范主体+辐射带动户链式服务模式,每名基层农技员定向包联至少1个行政村,联系若干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,在关键农时驻点开设田间课堂,现场教学、示范操作,发放技术手册、明白纸等资料,做好技术培训、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。二是发挥科技服务团作用。依托农业农村部科技包县专家服务团,联合省农科院绥化分院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、各级农技推广专家作为补充力量,组建部省地三级联动的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,充分发挥大面积单产提升基地作用,一对一包联服务,推进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,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运用。积极运用中国农技推广APP、抖音、快手、微信视频号等媒介,在线开展业务培训、问题解答、咨询指导、视频互动、远程诊断、技术普及等农技推广服务,提升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。做好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填报和更新、日志记录、在线技术指导等工作,及时登录平台上传补助项目实施情况。五是做好冷水鱼养殖培育。精细放养鱼种密度比例,饲料选择及投饲量严格控制,根据天气状况做好水质调节,日常细心观察操作,做好养殖及用药记录。
(四)做强农技推广服务力量。分层分类开展农技推广人员骨干人才轮训和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,提升素质能力水平,逐步壮大农技推广服务力量,持续打造ー支业务素质高、服务能力强的农技推广队伍。全县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人以上。一是参加省级骨干轮训。积极参加省级统一组织连续不少于5天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脱产业务培训,重点提升重大技术应用能力,培育精干专业的农技推广队伍。二是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。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实际,釆取课堂教学、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,分产业、分层次、分主体,对县域内三分之一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,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,重点提升实操能力。三是壮大农技推广力量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向土专家、田秀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,招募特聘农技员5名。四是深化农机化科技示范主体培育。依托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、农机大户,培育农机化科技示范主体,建立示范主体档案。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和关键环节,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对示范主体开展手把手、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,提高示范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,每个农机化科技示范主体要带动周边10个农户以上。
三、保障措施
ー是加强组织实施。我县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强县建设的重要抓手,强化组织领导,配齐工作力量,完善和运用领导责任、工作推进、督导检查、考核评价等四个体系。围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,结合实际制定了此方案,我县农技推广中心、农机总站、水产总站和畜牧局也要根据各部门工作开展实际,派专人负责,制定有针对性强、操作性好的实施方案,上报县农业农村局。
二是加强绩效管理。按照《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》,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,明确绩效目标。利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,做好项目资金执行、绩效目标上报等工作。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,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。
三是加强宣传引导。相关实施部门要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,发掘宣传ー批在稳产保供、应急救灾中涌现的经验模式、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。用好广播、电视、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、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,加强宣传,为我县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