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田里养螃蟹,稻田为螃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,而螃蟹则变身为水稻松土施肥的“服务员”,二者相伴共生,相互给养。在兰河乡红旗村,这种蟹稻共生的绿色种植新模式,使水稻种植户可以实现“一块稻田、两项受益”。
芒种时节,记者来到兰河乡红旗村红旗里屯的千亩蟹稻种植基地。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边,稻苗郁郁青青长势旺盛,看似平平无奇的水稻田里,扒开稻苗看去,一群群稻蟹苗正在水道里畅游,演绎出一幅稻蟹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象。
这处基地由村里的30多户水稻种植户联合创建,种植大户郑旭涛就是其中之一,此时的他正和乡村干部在基地里查看秧苗情况,围绕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。郑旭涛告诉记者,乡党委政府多次开展稻蟹共养技术专题讲座,帮助村民现场算好经济收入账,这种一水两用、一田多收的蟹稻种植模式,可以让水田产出双倍的效益,这样的宣传,让水稻种植户们活了心思,增强了种植蟹稻的信心。
据了解,稻田养蟹按照无公害种植和养殖技术规范进行操作,种植的水稻和养出的螃蟹,都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。螃蟹既可以帮忙除草,又能消灭田间害虫,排泄的粪便是利于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,因此,稻田里将大大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,促进水稻的生长环境更加绿色天然。同时,水稻又起到净化养殖水质的作用,为螃蟹提供优质的水体环境,保障了螃蟹的生长需求。这样一来,蟹稻共生模式不仅拥有了生态优势,还实现了有机种植。
兰河乡干部介绍,近年来,乡里始终在积极引导农户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和结构,大力推广“稻蟹一地多养”的共赢模式,在增加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同时,不断提升稻田利用率和附加值,让黑土地上蟹肥稻更香,促进当地稻农每年都能实现双丰收。
备案号:黑ICP 12002120号-1 黑公网安备23122202000103 网站标识码: 2312220001
主办:兰西县人民政府 承办:兰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哈尔滨 网站地图
E- mail:05629519@163.com